Health Articles

Kind words can be short and easy to speak, but their echoes are truly endless.

Health Articles

Kind words can be short and easy to speak, but their echoes are truly endless.

Sort Articles

All Articles

台大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洪立维:认识骨质疏松症。

March 25th, 2023|

台大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洪立维:认识骨质疏松症。 骨質疏鬆症已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病。由於是無聲疾病,應該及早預防,適當補充鈣質;一旦診斷,也要及早治療,才能確保骨質疏鬆症治療效果。 何謂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為一種全身骨骼慢性疾病,成人自35歲起,隨年齡增加,毎年骨質流失約0.5~1%,50歲起流失更快,毎年流失約1~3%;由於骨質減少,骨骼孔隙變大且疏鬆,導致骨頭脆弱易斷,因而增加骨折風險。 骨質疏鬆如何發生?骨質疏鬆症依發生原因分成「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與「續發性骨質疏鬆症」。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停經後骨質疏鬆症:根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50歲以上停經婦女骨鬆盛行率為38.3%。因女性停經後體內雌性素急遽減少,蝕骨細胞活性大幅增加,使得骨量流失造成脊椎壓迫性、髖骨與手腕骨折。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根據2008-2011年中華民國骨鬆學會調查,50歲以上中老年人骨鬆盛行率為31%。因年老時造骨細胞功能衰退,使得骨質流失造成多發性脊椎楔形、肱骨、脛骨、髖股骨折。   續發性骨質疏鬆症 長期服用藥物:類固醇、荷爾蒙阻斷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等。 生活習慣不良:鈣質攝取不足、少日曬、抽菸、酗酒、咖啡成癮、缺乏運動者等。 內分泌失調:甲狀腺亢進、副甲狀腺亢進、腎上腺皮質過高、性腺功能低下者等。 骨折高危險者: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中風、帕金森氏症、癌症骨轉移等。 骨質疏鬆會造成?骨質疏鬆症對病患及社會衝擊在於各種相關骨折之可怕後果,特別是髖骨、脊椎(壓迫性或變形)、手腕骨折,其中髖骨與脊椎骨折均會增加死亡風險。臺灣屬於骨折高風險地區,50歲以上女性1/3,男性1/5一生會發生一次髖骨、脊椎或手腕骨折。 髖骨骨折依2010年健保住院資料調查,50歲以上髖骨骨折案例為女性13,899例,男性8,616例,平均每年增加9.3%。國際骨質疏鬆症學會於2012年公布世界排名,臺灣髖骨骨折機率為亞洲第一。一旦發生髖骨骨折,須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住院期間因長期臥床易造成感染而增加死亡風險。除了急性期平均醫療費用,其後亦將耗用家人照顧與社會資源,是最須防範的骨鬆性骨折。 脊椎骨折臺灣於1994年曾調查65歲以上脊椎骨折盛行率,女性為19.5%,男性為12%。脊椎骨折指脊椎體受壓變形,並不一定有斷裂處。隨變形程度,可能伴隨駝背、身高變矮與背痛等症狀,需作脊椎X光檢查。一旦發生脊椎骨折,須接受椎體成形或矯正手術,未治療將嚴重影響肺和消化系統,並增加再次骨折發生機率。 手腕骨折手腕骨折好發於橈骨接近手腕關節3公分處,易發生在50歲剛停經婦女,常見發生原因為提重物,絆倒或滑倒時以手扶地。一旦發生手腕骨折,以石膏加上外固定器作治療,僅暫時性影響日常生活。 骨質疏鬆診斷方法骨質疏鬆症早期無明顯症狀,多半等到骨折發生,才知罹患骨質疏鬆症;一旦察覺有症狀,如慢性疼痛、腰酸背痛、行動不便、駝背和身高變矮等,必須立即就醫診斷,避免發生手腕、脊椎、髖骨骨折。 如何診斷骨質疏鬆症?骨質密度檢測「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骨質密度檢測方法,應同時測量「腰椎」及「髖骨」,若兩處都不能正確測定時,則可用非慣用側前臂橈骨1/3處之測定取代。依據檢測結果換算T值(T值=(骨密檢測值–年輕白種女性骨密平均值) /標準差),來判定骨質疏鬆程度: 誰需要檢測?   65歲以上的婦女或70歲以上男性。 65歲以下且具有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 即將停經並具有臨床骨折高風險因子的婦女,如體重過輕、先前曾經骨折、服用高骨折風險藥物。 50至70歲並具有骨折高風險因子的男性。 [...]

长庚医院医师黄兆山、成大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戴大为:青壮时期“钙”不及格,当心中年后一跌倒就健康崩盘。

March 25th, 2023|

长庚医院医师黄兆山、 成大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戴大为: 青壮时期“钙”不及格, 当心中年后一跌倒就健康崩盘。 「骨質疏鬆不但是疾病,更來的無聲無息,成人的骨質從30歲左右的顛峰後就會開始逐年流失,在更年期這段期間流失速度更加快1~3倍,尤其女性更為明顯,過程中沒有明顯症狀,但如果不留意,很快就會骨質疏鬆。」中國台灣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說明,骨密度檢測結果(T值)落在-1~-2.5表示骨質不足,小於-2.5就是骨質疏鬆,然而,不管是骨質不足或骨質疏鬆,都很容易造成骨折。 很多人覺得骨鬆是「老人的疾病」,沒有意識到要提前預防,往往等到發現骨鬆、甚至發生骨折才想補救,其實都已經太晚。因為人從青春期開始持續堆疊骨質,到30歲左右到達顛峰,之後就慢慢下降,雖然骨鬆常發生於年長族群,但是如果年輕時骨量堆疊的不夠高,「見底」速度當然就更快。就像是存錢一樣,之前累積得越多,後面就能花得久一點,因此從青春期就要補充足夠的鈣質。黃兆山強調,比起已經流失了才開始補充、減緩流失,其實從更早之前就應該開始運動、補鈣和維生素D來「存骨本」。 骨鬆沒有症狀,但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進行檢測。黃兆山表示,民眾在家可以嘗試靠牆站立,如果腳、臀部、肩膀和頭沒有辦法靠到牆壁,就可能有骨鬆骨折的現象。也可到醫療院所接受骨密度檢測。 哪些人是骨質疏鬆高危險群?現在就該立刻接受骨密度檢查: ● 50歲後中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後婦女,或隨年紀增長而身高變矮、明顯駝背者 ● 特定疾病患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內分泌或代謝類疾病、糖尿病、中風、帕金森氏症、癌症骨轉移等 ● 藥物影響:長期服用類固醇、賀爾蒙抑制劑、胃藥(如PPI)、化療藥物等,接受荷爾蒙治療的乳癌患者 壓垮長輩的最後一根稻草,骨鬆不是老化正常現象、需要積極治療。 中國台灣骨鬆學會秘書長、成大醫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為觀察,民眾常有一種迷思,以為骨密度下滑是老化的正常現象,不需要治療,事實上高齡骨鬆族群跌倒後發生髖骨骨折的死亡率比很多癌症都還要高,絕對不只是接受手術固定起來就好。戴大為自己就有切身之痛,他的外婆在2014年因跌倒導致髖部骨折,雖然後來手術順利,很快就出院,但外婆卻在之後不到1個月就過世了。「一般年輕人跌倒可能沒事,但是骨鬆患者卻很容易骨折,骨質疏鬆的定義就是骨質密度變差,結構變差,所以造成骨折風險增加。尤其這種髖部骨折幾乎都是壓垮年長長輩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他們可能原本身體機能就已經不好,一旦跌倒骨折行動力下滑,身體的機能又會快速退化。」也因為外婆過世的震撼,戴大為深深覺得竟連身為骨科醫師的自己也不知道骨鬆要及早預防這個概念,因此決心大力投入骨鬆衛教的推廣。 中國台灣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黃兆山(右)/ 中國台灣骨質疏鬆症學會理秘書長、成大醫院骨科病房主任 戴大為(左) 高效補鈣,成分、劑型、劑量都有訣竅。 黃兆山理事長建議,如果發現自己的飲食中鈣攝取不足,可以嘗試多攝取一些乳製品,如果沒辦法吃那麼多東西,就建議補充鈣補充劑。正在接受治療、服用骨鬆藥的患者更需要積極補鈣,因為鈣是骨質結構的重要原料,如果鈣質攝取不足,藥物治療的成效也不會理想,骨鬆藥仿單建議每日補充1000-1200毫克鈣質及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 需要特別留意增鈣補骨的「骨鬆潛力股」高危險群: ● 生活習慣不良:低鈣攝取、少日曬、缺乏運動、咖啡成癮、嗜碳酸飲料、熬夜、抽菸、酗酒等 ● 年輕時體型特別纖瘦的過瘦族群 [...]

台湾更年期医学会:维生素D加磷酸钙,从孕前到停经后的全方位保护。

March 25th, 2023|

台湾更年期医学会:维生素D加磷酸钙,从孕前到停经后的全方位保护。 維生素D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更是參與人體重要生理功能的賀爾蒙,具有促進骨骼與肌肉發展的功能,更可調控細胞生長與免疫反應,達到抗癌與抗發炎的效果。根據2005-2008年國人營養健康狀況調查(NAHSIT),65%成人體內維生素D為嚴重缺乏與缺乏,女性比男性更為嚴重,近7成女性缺乏,因此女性需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 國際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每日補充800-1000國際單位的原型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可以讓體內維生素D達充足(>30ng/ml)。奇美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蔡永杰表示,對於女性而言,體內維生素D經代謝,產生的活性維生素D賀爾蒙可刺激子宮內膜增生,利於胚胎著床,幫助受孕。美國南加大不孕症中心調查99位人工受孕接受者,發現體內維生素充足比體內維生素D不足,增加40%懷孕機率。 懷孕時期保持充足的體內維生素D,可以預防妊娠高血壓與早產的發生。國內研究更發現,孕婦體內維生素D可透過臍帶血給胎兒,當母親的維生素D含量越高,可維持新生兒血中維生素D,增強新生兒的免疫反應,降低濕疹與氣喘的過敏發生。 鈣與維生素D生理作用息息相關,根據文獻指出,懷孕時期每日補充至少1000毫克鈣質,也能降低妊娠高血壓與早產的發生,並增加母親與胎兒的骨質密度,預防產後骨鬆症。 人體對鈣吸收需維生素D幫忙,同時補充效果最好。市售藥品級維生素D鈣片,其成分、含量與製造過程經過衛福部與醫院醫師雙重把關,品質與療效值得信賴。此外,藥品級的鈣質成分多了磷酸鈣、醋酸鈣與胺基酸敖合鈣等,其中磷酸鈣為最接近骨骼的鈣質成分,含鈣量高,吸收率佳且副作用低,為最佳鈣質選擇。 女性應提早並長期補充維生素D加鈣,不僅懷孕時期幫助受孕、減低妊娠風險、增強胎兒免疫力,更能預防產後與停經後的骨質疏鬆症發生。   *本文引自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發表於官網的文章「維生素D加鈣,從孕前到停經後的全方位保護」:http://www.menopause.org.tw/newsdetail.php?title_id=8&ca_id=15&news_id=445 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於1995年成立,身為台灣唯一鑽研更年期醫學的專業醫學會,以促進更年期以及停經後醫療之發展研究為最高宗旨,競競業業、努力耕耘,始終秉持著照顧婦女健康的使命與熱情,以期所有的台灣更年期婦女「活得老、活得好!」 相关文章

常春月刊:滋骨补钙,远离骨鬆骨折。

March 25th, 2023|

常春月刊:滋骨补钙,远离骨鬆骨折。 69歲張奶奶坐車時遇到小擦撞,全車人都沒事,只有她感到背痛。急診後醫師說先觀察,但2個月了,不只疼痛,也沒辦法走路;輾轉求診亞東醫院脊椎骨科主任鮑卓倫,終於透過手術重建塌陷的脊椎骨,解決神經壓迫,擺脫疼痛、恢復行走,只留下0.3公分小傷口。   女性停經後易骨鬆,小心骨折  女性在停經後失去女性荷爾蒙保護,加速骨質流失,如果沒有提早預防、治療骨鬆,隨著老化(尤其是七、八十歲)骨質越來越脆弱,不小心跌倒、輕微撞擊,甚至只是打噴嚏、咳嗽,都可能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過去建議患者觀察6~8週,無法癒合才考慮手術。」鮑卓倫表示,因為傳統手術對老年人來說風險較大,治療評估比較謹慎保守;而現在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只要局部麻醉,在X光透視機導引下,用1、2根骨髓針(約原子筆心粗細)由背部經皮穿刺,將骨水泥注射到發生骨折的脊椎中,就能增強椎體強度和脊椎穩定性,有效緩解疼痛,手術僅需10分鐘,骨水泥硬化只要15分鐘,當天就能出院。  微創手術,脊椎不必「開大刀」  「現在脊椎手術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開大刀』,當保守治療無法改善症狀,手術能立即有效緩解患者8~9成的疼痛,術後很快就能恢復行動,積極降低因疼痛長期臥床所引發的嚴重後遺症,如肺炎、泌尿道感染以及褥瘡等等。」  鮑卓倫表示,骨水泥注射雖然有滲漏風險,但大部分是可接受的,造成壓迫神經、中風、肺栓塞等的機率僅2~3%。在注射骨水泥前,先以氣球擴張術撐開扁塌的脊椎,有充分的空間讓骨水泥能順利灌入,就能避免滲漏問題。  鮑卓倫建議,脊椎壓迫性骨折後,可先採取止痛、穿背架、休息等保守治療,但每1~2週要回診,如果X光追蹤發現脊椎骨塌陷、疼痛等症狀沒有改善,甚至越來越嚴重,應盡早動手術,才能避免惡化。   補對鈣質,預防骨鬆骨折  提早預防骨鬆,一定要注意補鈣和維生素D,基隆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東儀指出,隨著老化,不論男女都會面臨骨鬆問題,這時鈣質吸收量不足,情況會更惡化。根據國健署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NAHSIT)發現,國人每日飲食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量約為500毫克與300國際單位,而預防骨鬆建議攝取鈣質1,200毫克與維生素D 800國際單位。  「台灣為全球骨鬆骨折高危險區,但鈣質和維生素D的攝取量卻不到建議量的一半。」林東儀強調,成年人如果自覺無法從飲食攝取足夠的鈣質,應額外補充鈣片,骨鬆患者更要補到足量,在建議量之內,不必擔心補鈣太多會有結石問題。  坊間鈣片選擇多,但僅有藥品級鈣片因執行相關臨床試驗標示有預防骨鬆適應症,1992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一項針對3千多名停經婦女臨床試驗顯示,服用1,200毫克鈣質(磷酸鈣)與800國際單位維生素D的試驗組,與安慰劑組相比,治療達18個月可明顯降低32%非脊椎與43%髖骨骨折,並增加7.3%髖骨骨密度。林東儀表示,藥品的製程、效果有一定標準,透過醫師處方給合適病人,不僅確保安全,更能增加患者醫囑性。  此外,從年輕就養成運動習慣,尤其是負重運動有助強化骨質,中、老年後可減少運動強度,林東儀認為,70歲還是能用啞鈴,不用舉高,拿著也能增加身體負重;或快走、慢跑、登山都是好的選擇。   想了解更多補鈣資訊,請參考骨質疏鬆學會衛教影片 https://youtu.be/dKaXk1i19OE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22期】 《常春月刊》是台視文化旗下雜誌,1983年4月1日創刊,是台視文化第三份刊物(前兩份為《電視周刊》與《家庭月刊》)[1],曾經二度榮獲金鼎獎「優良雜誌推薦獎」。創刊時版式為菊版8開彩色平版印刷,以「提供健康知識,實現長壽願望」為出版宗旨,期望如家庭醫師般隨侍在側、成為全家人的健康指南。《常春月刊》每期精心策劃符合現代健康趨勢的專題,邀請國內外權威醫師執筆或諮詢;中醫西醫並陳、身心靈兼顧,透過通俗化、深入淺出的報導方式,呈現多元的健康訊息。 [...]